在行为心理学领域存在一种被称为“21天效应”的现象。简而言之,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特定行为或思维,如果在21天内得到持续重复,将逐渐成为一种习惯。
由于这一科学理论的存在,近年来在各行业中,尤其是在教育培训领域,普遍采用了21天效应。例如,推广21天英语阅读、21天练成马甲线、21天朋友圈打卡等。许多互联网公司不再直接推销产品,而是通过引流建群,以共同学习和进步为卖点,通过21天的学习打卡,实现用户留存和转化。
如今,许多应用和软件都提供了打卡活动功能,对于拥有自己App的企业来说,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展打卡活动,无需依赖其他第三方软件。因此,这方面的细节就不再多加说明。今天重点讨论打卡活动的内容运营问题,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。
1、打卡文案
在设置文案时,重点关注三个关键时刻。首先,当用户首次踏入计划时,无论是主动搜索还是通过好友分享活动,都需设立热情的欢迎词。配合引人入胜的活动文案,明确21天打卡的目的与每日奖励。
其次,每日督促成员打卡的客服工作至关重要。例如,第一天的文案可如:“早安!这是你的第1次打卡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!”,激发成就感。每天的文案需因场景变化而调整,避免单调乏味。客服的文字督促应激发积极性,使用户期待每天的打卡,实现更好的体验。
2、打卡奖励
在进行任何一个为期21天的计划时,都需要考虑到奖励制度的配合。这一点即使是个人自发开始某项计划,更不用说那些由企业或商家推行的计划了。关键在于通过这种计划能够最终促成用户的转化和留存。因此,设定打卡奖励就显得尤为关键。
常见的奖励方式通常以积分形式呈现,而且随着连续打卡的次数增加,获得的奖励也会呈现不同的递增梯度。比如,第1天奖励1分,第2天奖励2分,第3天4分,第4天6分……建立阶梯式奖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。
此外,可以将21天划分为不同阶段,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奖励,例如连续打卡7天或14天,即可额外获得积分或具体实物等奖励。
关于补签,对于21天打卡计划而言,允许成员有适度的补签权利是合理的。毕竟,对商家而言,最关键的是让潜在客户完整体验整个流程,以促成最终的转化。当然,补签的规定也需要配合合适的文案,以确保参与者理解并接受相关规则。
3、邀请好友
设立邀请好友一同参与21天打卡活动的功能,并规定相应的共同打卡奖励,比如共同坚持7天,双方可额外获得积分。对于拥有自有平台的商家,可在后台设置触发文案,当一位好友完成当日打卡后,系统会自动向另一位好友发送打卡提醒。
对于没有自有平台的企业,如以社群形式进行活动的商家,可以利用小程序或第三方软件实现,甚至采用人工操作。这一步的设定主要优势在于实现用户裂变,提高用户活动的参与度。
4、打卡记录
每日公布打卡记录,若条件允许,可制作成时间折线统计图。在这里设立漏打卡补打补签入口,以及邀请好友补签的按钮。另外,打卡记录与积分奖励统计应放在一起,并附有相应文案,比如还有N天打满7天,可额外获得20积分;还有N天打满14天,额外再多获得20积分……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每位成员清晰了解自己已打卡天数,还需打卡几天或差多少积分可获得何种奖励。这种设计有助于激发用户足够的动力。
另外,针对不同行业,可以在打卡记录中引入一些特定的互动方式。例如,在美容、健身、语言培训等行业,除了记录打卡外,还可以包含每天打卡的时间点、最晚打卡时间、每周平均起床时间、百分之几的用户起床时间早等信息。将这些整理成海报,并每周推送给成员。推送文案可以写成:“你已经成功打卡N天啦!过去7天,打卡N天,最早打卡时间是星期五08:20,最晚打卡时间是星期二9:10。再坚持3天,就能额外获得20积分。
其实,21天打卡活动的策划并不复杂,但却需要特别注重细节。因为只有足够的细节才能激发用户持续行动的动力。这一点至关重要,因为绝大多数打卡活动的策划目标都是为了提升用户留存和转化率。只有让用户完整体验整个流程,才能让他们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