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增长怎么理解?

不同的人对用户增长的理解有所不同。运营人员主要关注数据指标,对他们来说,用户增长是新用户数量的变化。而对于高层领导来说,用户增长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和商业价值的提升。

对于大多数运营人员来说,这些概念过于深奥,他们更关注基础的数量增长。比如,一个引流活动在经过测试后投放市场,第一周吸引了500人,第二周增加到了1000人,这就是用户增长。

如何理解并做好用户增长?-火擎网

举个例子,阿里系APP作为互联网市场的巨头,自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,但即使如此,它仍然在大量投放广告和购买流量。这是因为即使是像阿里这样的强大企业,也无法确保其产品能够涵盖所有用户。

在当今互联网市场上,尽管趋势逐渐转向“内容为王”,但流量仍然至关重要。拥有流量意味着拥有话语权,无论营销推广模式如何变化,这一现象都不会改变。因此,阿里系APP继续聚焦于用户增长,这归结为三个原因:

1、获客渠道越来越多

几年前,获取流量主要靠人海战术,地推员工逐户拜访推广,如饿了么当初依靠大规模地推,吸引商家加入其外卖平台,从而增加用户流量。然而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线上流量渠道不断增加。

如果现在饿了么仍采用地推方式,效果必然不佳。其他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很容易超越饿了么。付费推广成为获取线上流量的主要方式,如今日头条、百度、知乎、网易、抖音和微信平台,均可采用此方法吸引流量。

2、获客成本越来越高

获取潜在消费者的成本一定高于对那些对产品毫无兴趣的用户。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。随着企业活动投放的增多,他们的目标是吸引那些高质量的潜在消费者。为了实现良好的引流效果,通常会采用定向投放和精准营销策略。

而平台方也不是傻子,他们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,因此不会以低价出售高质量的潜在消费者。与之相对,高质量的潜在消费者所需付出的成本也会更高。而且,他们并不担心你是否购买,因为总会有人愿意购买。

3、获客陷阱越来越多

对于流量主而言,广告位的售卖存在着相应的成本价和市场价。以CPA计费方式为例,获取一个流量用户的市场价为1元,而成本价为0.5元。为争取订单,流量主可能选择在0.5-1元之间接单。然而,他们可能发现有其他平台愿意以低于0.5元的价格接受订单,这并非薄利多销,实质上是在做慈善。

针对那些以极低价格接单的平台,它们依赖的主要盈利手段是刷量。一半是利用平台的真实流量自然产生的数据,另一半则通过在市场上找专业的刷量商家来操控,即虚假流量和僵尸粉。通常,这类虚假流量的市场价仅为0.1元一个。两者相抵,总体上依然能够盈利。

当然,以上数字仅为简单举例,以便更好地理解。具体的价格仍需考虑平台广告位置和用户规模。